本種與前列的海棠花 極近似,其區(qū)別在葉片形狀較狹長,基部楔形,葉邊鋸齒稍銳,葉柄細長,果實基部下陷。據(jù)推斷,本種是由山荊子和海棠花雜交而成。此外有些種類,果形較大,果梗細長,萼片無毛,部分宿存或脫落,并推斷為山荊子與楸子雜交而成 。這些種類來源于天然或人工雜交,形態(tài)變異很大,不易區(qū)分,在我國果品名稱中,海棠的品種極為復(fù)雜,尚待研究統(tǒng)一。在植物分類中,暫以西府海棠一名概括之,不再分列為多種,以免引起混亂。
海棠介紹:
先端漸隆昇,無毛或僅在鱗片邊緣具柔毛,紫色。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卵形,長3.5-8厘米,寬2.5-4.5厘米,先端長漸隆昇,基部楔形至近圓形,鋸齒細鈍或近全緣,質(zhì)較厚實,表面有光澤。中脈有時具短柔毛,其余部分均無毛,上面深綠色,有光{}澤并常帶紫暈。葉柄長5-25毫米,幼時被稀疏柔毛,老時近于無毛;托葉小,膜質(zhì),披針形,內(nèi)面有毛,早落。
傘房花序,花序中常有1~2朵花無雌蕊,具花4-6朵,花梗細弱,長2-4厘米,下垂,有稀疏柔毛,紫色;花直徑3-3.5厘米。萼筒外面無毛;萼片三角卵形,長3-5毫米,先端鈍,全緣,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密被絨毛,與萼筒等長或稍短?;ò甑孤研?,長約1.5厘米,基部有短爪,粉紅色,常在5數(shù)以上。雄蕊20-25,花絲長短不齊,約等于花瓣之半。花柱4或5,較{}雄蕊為長,基部有長絨毛,隆昇花有時缺少雌蕊。
果實梨形或倒卵形,直徑6-8毫米,略帶紫色,成熟很遲,萼片脫落。果梗長2-5厘米。花期3-4月,果期9-10月。
垂絲海棠介紹特點:
垂絲海棠又名有腸花,思鄉(xiāng)草之名,象征游子思鄉(xiāng),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。又因為王仁裕所寫的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中記述了唐玄宗曾將楊貴妃比作會說話的垂絲海棠,即是指美人善解人意,像一朵會說話的花,所以后來垂絲海棠常常被用來比喻為美人。在種植這一方面,垂絲海棠宜植于小徑兩旁,或孤植、叢植于草坪上,宜植于水邊。猶如佳人照碧池。除此外垂{}絲海棠還可制樁景。開花后結(jié)果酸甜可食,可制蜜餞。垂絲海棠性喜陽光,不耐陰,也不甚耐寒,愛溫暖濕潤環(huán)境,適生于陽光充足、背風(fēng)之處。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微酸或微堿性土壤均可成長,但以土層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略帶粘質(zhì)的生長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