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布蘭瑞克、該品種夏果少,以秋果為主。夏果呈長倒圓錐形,成熟時綠黃色,單果大者可達100~140克。秋果倒圓錐形或倒卵形;一般單果重40~60克,成熟時果皮綠黃色,果頂不開裂;果實中空,果肉淡粉紅色;可溶性固形物16%以上,風味香甜。品質(zhì)上等。夏果成熟期一般為7月上中旬,秋果成熟期8月中下旬,果實發(fā)育天數(shù)約70天,供應期約60天。耐鹽力強,在含鹽量0.3%~0.4%的土壤上生長結(jié)果正常;耐寒力很強,黃河以南地區(qū)栽培皆可露地越冬。本品種果實大小適中,品質(zhì)良好,不僅可供鮮食,加工適性也很廣。適宜制果脯、蜜餞、罐頭、果醬、飲料。適應性強,較豐產(chǎn),是目前國內(nèi)重點推廣的優(yōu)良品種之一
肥水管理
.1 施肥管理
布蘭瑞克需肥量大?;视谇锕墒蘸笫┤? 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立方米、三元復合肥50千克, 株間溝施。追肥分別于早春新梢旺長期, 夏果、秋果膨大期施入, 前期每畝施磷酸二銨30千克和鈣鎂磷肥20千克, 后期施三元復合肥40千克, 施后灌水。生長季噴施葉面肥3~5次, 前期0.5% (質(zhì)量分數(shù), 后同) 尿素液、后期0.3%磷酸二氫鉀溶液, 為枝條與葉片及時提供營養(yǎng)。
.2 灌水排澇
布蘭瑞克生長期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30%~40%。春旱期、夏季新梢速生期和果實膨大期, 可采取噴灌或滴灌等方式灌水, 保持土壤濕潤。雨季遇積水及時排澇。落葉后, 灌封凍水提高樹體越冬能力。
3.病蟲防治
布蘭瑞克病蟲害較少, 一般無需防治。在高密度園遇多雨年份易發(fā)生炭疽病、黑斑病和天牛危害。冬季結(jié)合修剪及時清園, 將僵果、病枯枝等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焚燒。
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, 炭疽病主要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實, 于春季萌芽前, 用50% (質(zhì)量分數(shù), 后同)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, 或3波美度石硫合劑與0.5%五氯酚鈉混合液, 進行全園噴霧預防。黑斑病發(fā)病初期, 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 或80%代森錳鋅400~600倍液, 10~15天1次, 連噴3次防治。
炭疽病多發(fā)生在6—8月, 可用1∶0.5∶200倍波爾多液, 或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。6—7月成蟲期, 果園掛殺蟲燈誘殺, 或噴8%綠色威雷微膠囊水懸劑300~400倍液防治;7—9月, 用鐵絲鉤殺蛀孔內(nèi)的幼蟲或用天牛毒簽或熏殺棒插入下端有新鮮糞屑的蛀孔, 并用黃泥封口。
1. 適宜種植地區(qū)
該品種適栽地區(qū)廣泛, 適栽培區(qū)域為長江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黃河以南及氣候條件較濕潤的沿海地區(qū), 黃河以北地區(qū)栽培需埋土防寒越冬。
2.高接換種改良
無花果品種老化園, 經(jīng)濟效益低, 可利用現(xiàn)有株行距和樹冠, 高接換種改良成布蘭瑞克品種, 輔以配套技術(shù)管理, 實現(xiàn)“1年全園高接、2年恢復樹冠、3年獲得高產(chǎn)”的改良豐產(chǎn)目標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