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要養(yǎng)好根
果樹的根系是吸收無機營養(yǎng)和水分的主要器官。土壤供給果樹的無機營養(yǎng),是通過樹根吸收。要養(yǎng)好樹根使根系生長發(fā)育良好,必須為根系生長發(fā)育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土壤環(huán)境。如:一是保持土壤濕度的穩(wěn)定性,不能忽濕忽干,干旱突然澆水,3—4天地表毛細根死亡,然后再生新根;二是穩(wěn)定土壤的酸堿度,使土壤的PH值適宜果樹生長結果的范圍內,過高過低都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長吸收;三是增施有機肥,減少化肥用量,給土壤創(chuàng)造和諧的環(huán)境,使土壤內的各種元素處于和諧的狀態(tài),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;四是鏟除土壤病害,減少土壤有害菌群,給根系創(chuàng)造一個良好的環(huán)境,促進根系健壯生長。
二、改良土壤,除草保墑,防治病蟲
深翻土地,掏沙換土,改善土壤團粒結構;深挖定植穴,進行果園種草,樹盤覆草,都是為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根系生長環(huán)境。在果樹生長季節(jié)中,天氣降雨后或給樹澆水后,及時淺耕除草保墑;防治危害根系的病蟲,保護根系正常生長,都是必須及時做好的管理工作。三、增加土壤有機質
許多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很低。要使果樹健壯生長,早結果、豐產、穩(wěn)產、高效,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應達到2—3%,至少要達到1.5%以上。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,是增加果樹營養(yǎng)的有效途徑。果園種草、樹盤覆草,施用有機肥,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有效措施。有機肥可選用秸稈與牛、羊、豬、雞糞混合經過發(fā)酵,達到充分腐熟后施用(特別是雞糞必須充分腐熟),也可加適量的對應的化肥和礦物肥(多種微量元素)以及生物菌肥。每年每畝施300—500公斤秸稈碳(即將秸稈象燒木炭一樣,進行無煙燃燒成碳灰),三年可使土壤有機質提高到1.5左右。
四、要科學施肥
科學施肥不僅促進果樹根系生長,對樹在生長后期增加營養(yǎng)積累和來年樹的生長發(fā)育,都有著重要作用。要增加樹體的營養(yǎng)積累,要在早秋施基肥時施有機肥。基肥不能施的太晚,不宜施的過深,不要過多施氮肥,注意配比要合理,結合施磷、鉀肥,而且應加施適量微量元素肥料。施肥可施用足夠量的腐熟有機肥、也可施用果樹專用肥。有機肥與無機肥應結合施用,要注意樹體的營養(yǎng)平衡,能夠測土配方施肥更好。應根據果樹的需求進行施肥,掌握科學的施肥時間、肥料的種類和施肥量進行施肥。如果施肥的時間不當,肥料的種類不對,施肥數量不當,都會打破果樹的正常生長結果規(guī)律,發(fā)生諸多問題和矛盾。
根據蘋果樹不同發(fā)育階段,確定施用肥料的種類、數量、施肥次數。在果樹年生長周期內,要依據果樹需肥規(guī)律,樹的長勢,確定追肥時期、次數、追施的肥料種類和施肥量。注意進行科學的施肥,方能使營養(yǎng)物質除用于果樹生長發(fā)育外,還能有所積累。
五、要保護好葉片
果樹生長發(fā)育所需的有機營養(yǎng)物質,是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。進行光合作用必須有陽光,因此,要增加和積累豐富的有機營養(yǎng)物質,就必須使樹葉片限度的得到光照,確保樹體有足夠的、健全的、但不是過多而造成單株樹冠或全果園郁閉的葉片。要保護葉片長的大而厚,色深綠,葉片完整,不使葉片受病蟲危害。很多果園只重視前期的病蟲防治和保葉工作,而忽視了后期(7月底以后)的保葉措施,造成果樹早期落葉和落葉嚴重,形成大小年,甚至連續(xù)3、4年不結果。其實蘋果樹7月15日以前形成花芽不超過10%,大量的花芽是8月份以后,花芽的質量是9、10月份。所以后期的病蟲防治保葉工作十分重要,它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和質量,還影響明年花芽數量和質量,切不可忽視。
要增強光照
要使營養(yǎng)物質多積累,就要確保枝條、葉片的見光。通過四季修剪,調整好樹體枝條的數量、葉幕的厚度和葉幕之間的間距。也就是樹體結構要合理、如此才能使樹體得到更多的有機營養(yǎng)物質,營養(yǎng)物質不僅能滿足當年樹生長和結果的需要,且能有更多的積累,用于成花、結果,并能提高貯藏營養(yǎng)水平。冬季修剪要控制樹冠上部和外圍的光照問題,夏季應及時扭、拉、疏除背上新生大枝或徒長枝,調節(jié)樹體營養(yǎng)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,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,使樹體內部達到和諧狀態(tài)。
減少無效的營養(yǎng)消耗
要使蘋果樹的營養(yǎng)積累水平提高,必須加強栽培管理,盡量減少對于樹體生長發(fā)育沒必要的無效營養(yǎng)消耗,才能增加營養(yǎng)積累。欲減少營養(yǎng)物質的無效消耗,應從調整花量、留果量和修剪兩方面著手。調整花、果工作包括花前復剪、疏花蕾、疏花、疏果和大年控制樹的結果數量;開花前剪去過多的花芽,開花后根據樹勢、開花量大小,及早疏花疏果,減少營養(yǎng)的無效消耗。
合理修剪
修剪時不能過多留枝,避免養(yǎng)分分散。冬剪時少短截,以免多發(fā)枝條或多生旺枝。發(fā)枝多、旺枝多,會造成營養(yǎng)消耗多,且造成樹冠郁閉。要疏除過密枝條,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有利樹體光合作用;夏季修剪不能過重,造成葉片數量減少,影響有機營養(yǎng)物質
摘袋”是套袋蘋果生產中關鍵的一步! 摘袋時間合適,蘋果上色快,色澤鮮艷,品質好!摘袋時間不當,會直接影響蘋果上色,降低蘋果品質!1. 摘袋時間不宜過早! 過早 摘袋,蘋果沒有進入成熟期,蘋果容易出現(xiàn)返綠現(xiàn)象,不利于蘋果上色!山東膠東地區(qū)紅富士蘋果9月下旬(9月20號左右)進入成熟期,開始摘袋,比較合適。2. 摘袋時間不要過晚!過晚 摘袋,蘋果摘袋后,上色前遇霜,會影響蘋果上色!因此,建議10月8日前完成摘袋,避免蘋果摘袋過晚,遇霜不上色。
3. 佳摘袋時間
山東膠東地區(qū)紅富士蘋果摘袋佳時間:9月下旬(9月20號左右)開始摘袋,在10月8日左右摘完,比較合適
特別提醒一:
選擇夜里溫度低,晝夜溫差大的天氣摘袋,蘋果上色快!
摘袋時的夜溫和晝夜溫差,是影響蘋果上色的重要條件。特別是上色困難的條紋蘋果品種,要選擇一個夜溫低,晝夜溫差大的時間摘袋。夜溫要在15度以下,好是12度-10度;晝夜溫差好在10度以上,溫差越大,上色越快!摘袋時如果夜溫高、晝夜溫差小,摘袋后蘋果上色難,7天不上色,蘋果就返綠了!
掛果量較少的果樹,營養(yǎng)供給充足,成熟早,應適當早摘袋,如果摘袋太晚,蘋果錯過佳上色期,蘋果發(fā)黃不上色;掛果量大的果樹,營養(yǎng)條件差,成熟晚,應適當推遲摘袋時間。
雙層紙袋的蘋果摘袋要分兩次進行,先摘除外袋后,間隔2-3天,再摘除內袋。
雙套袋蘋果脫袋后,在搞好秋施基肥的前提下,核心工作就是:圍繞蘋果著色,采取七大手段,大做文章!
1、拉開空當,增加光照。脫袋后,去除樹冠內徒長枝,疏除外圍競爭枝及骨干枝背上的直立旺梢;
2、摘除葉片,增加光照。摘除影響果實受光的葉片,富士蘋果摘葉面積達30 %。以摘除果臺基部葉為主,也應適當摘除果實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葉片,以增加果實的直接受光度,促進果實著色。
3、輕轉果實,全面著色。果實陽面上色后,將陰面轉向陽面。為防止果實轉動后復位,可用透明膠帶將果實與周圍枝條粘著固定,陰面上色后再將果實轉動使背陰面轉向陽面。
4、泡沫墊果,保護果實。用泡沫墊隔離果實,以防劃傷。
5、鋪反光膜,加快著色。紙袋摘除后1周左右,鋪完反光膜。
6、肥水管理,增加糖分。由于蘋果套袋后果實含糖量下降,可增加磷鉀肥施用量。秋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,全營養(yǎng)施肥可有效補充土壤中有機質之不足。我的經驗是,在采摘前還要噴上兩次高鉀。
7、延遲采摘,增加風味。許多會員習慣了隨大流,別人采摘咱就采摘,不管紅沒紅,不管風味出來了沒出來。原因一是怕偷怕丟,二是對市場行情心里沒底,早賣早了。我的經驗是延遲到霜降前后采摘,一是紅透了,二是風味出來了,甚至出霜出蜜了,客商一看就喜歡,愿意出高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