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苗木名稱 | 米經(jīng)(cm) | 高度(cm) | 冠幅(cm) | 地徑(cm) | 價格(元) | 單位 |
妙香七號草莓苗 | 0.1 | 40 | 0.1 | 0.3 | 0.35 | 元/棵 |
法蘭地草莓苗 | 0.1 | 50 | 0.1 | 0.2 | 0.45 | 元/棵 |
甜查理草莓苗 | 0.1 | 40 | 0.1 | 0.3 | 0.35 | 元/棵 |
章姬草莓苗 | 0.1 | 40 | 0.1 | 0.3 | 0.35 | 元/棵 |
紅顏草莓苗 | 0.1 | 40 | 0.1 | 0.4 | 0.55 | 元/棵 |
白粉病癥狀:主害葉片,也侵害葉柄、花、花梗、果實,被害葉出現(xiàn)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,隨后葉背斑塊上產(chǎn)生白色粉狀物,后期呈紅褐色病斑,葉緣萎縮枯焦;果實早期受害時,幼果停止發(fā)育、干枯,若后期受害,果面覆有一層白粉,嚴重影響漿果質(zhì)量。該病在大棚和溫室發(fā)生較嚴重。
(二)防治措施:(1)冬春清掃園地,燒毀腐爛枝葉;(2)適當加大株行距,及時摘除貼在地面的老葉,使園地通風良好,雨后注意排水;(3)控制施用氮肥;(4)噴1000倍70%甲基托布津或800倍退菌特防治。
二、灰霉病
(一)癥狀:在葉、花、果柄、果實上均可發(fā)病。葉片受害時,病部產(chǎn)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漬狀病斑,在高溫條件下,葉背出現(xiàn)乳白色絨毛菌絲團;被害果柄呈紫色,干燥后細縮;果實被害后,初出現(xiàn)油漬狀淡褐色小斑點。后斑點逐漸擴大,全果變軟,上面著生灰色霉狀物。
(二)防治措施:(1)增施有機肥,適施氮、磷、鉀,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徒長;(2)不要栽植過密,將密度控制在8000株/667m2以內(nèi),以利通風透光,進行地膜覆蓋以防止果實與土壤接觸;(3)加強清園,及時摘除老枝葉果與感病花序、病果;(4)噴藥防治,抓好早期預防。從現(xiàn)蕾開始,每隔7—10天噴藥1次,連噴3次,用50%速滅靈800倍液或65%代森鋅500倍液噴霧。
三、萎黃病
(一)癥狀:凡感染此病的植株地上部生長不良,地下根系變成褐色。新長出的幼葉表現(xiàn)畸形,即3片小葉中有1—2片明顯變得狹小,呈舟形,葉色變黃,表面粗糙無光澤,之后葉緣變褐色向內(nèi)凋萎甚至枯死。
(二)防治措施:主要措施是進行土壤消毒。在草莓果實采收結(jié)束后,將地里植株全部挖除,然后翻耕土壤,并速成畦或壟。雨季過后在炎熱高溫季節(jié),在畦間灌水,然后用塑料布覆蓋1個月左右。依靠太陽照射,使塑料布下達到50℃左右高溫,可起到土壤消毒作用。
四、炭疽病
(一)癥狀:以苗期危害為主。在走莖和葉柄上產(chǎn)生黑色凹陷病斑,植株與幼苗凋萎枯死,根冠部外側(cè)變成褐色。
(二)防治措施:可在苗床、移栽母株成活到老莖苗伸長時用藥。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隔7—10天噴1次,共噴2—4次,每次每667m2噴藥液50千克。
五、病毒病
(一)癥狀:草莓病毒病的癥狀有五種:(1)斑駁型:葉面不規(guī)則褪綠、黃化、呈現(xiàn)斑駁;(2)褐邊形:葉片邊緣呈規(guī)則黃褐色;(3)枯斑型:葉面有壞死枯斑,枯斑呈不規(guī)則圓型;(4)脈暗型:在苗期,葉正面脈呈現(xiàn)黑色,葉反面脈呈黃褐色;(5)皺縮型:葉片皺縮,葉面不平整或匙狀。
多數(shù)一株一病,少數(shù)一株多癥。夏季氣溫較高時,病株矮小,癥狀不明顯或消失,但產(chǎn)量、質(zhì)量明顯降低。
(二)防治措施:當今還未發(fā)現(xiàn)“治”草莓病毒病的有效方法,故只能防。除一般農(nóng)業(yè)防治措施外,應特別注意防治蚜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