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形態(tài)特征
灌木,高1-2米;枝褐色或紅褐色,幼時被絨毛狀短柔毛,疏生皮刺。小葉3-7枚,花枝上有時具3小葉 枝上常5-7小葉,長卵形或橢圓形,頂生小葉常卵形,有時淺裂,長3-8厘米,寬1.5-4.5厘米,頂端短漸尖,基部圓形,頂生小葉基部近心形,上面無毛或疏生柔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粗鋸齒或重鋸齒;葉柄長3-6厘米,頂生小葉柄長約1厘米,均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稀疏小刺;托葉線形,具短柔毛。
花生于側(cè)枝頂端成短總狀花序或少花腋生,總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絨毛狀短柔和疏密不等的針刺;花梗長1-2厘米;苞片線形,具短柔毛;花直徑1-1.5厘米;花萼外面密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;萼片卵狀披針形,頂端尾尖,外面邊緣具灰白色絨毛,在花果時均直立;花瓣匙形,被短柔毛或無毛,白色,基部有寬爪;花絲寬扁,長于花柱;花柱基部和子房密被灰白色絨毛。
果實近球形,多汁液,直徑1-1.4厘米,紅色或橙黃色,密被短絨毛;核具明顯洼孔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[1] 屠呦呦,諾貝爾得獎
分布范圍
產(chǎn)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西、新疆。生山地雜木林邊、灌叢或荒野,海拔500-2000米。日本、蘇聯(lián)(西伯利亞、中亞)、北美、歐洲也有分布。[3]
生長習(xí)性